说说独立出书

这里所说的独立出书是相对于正统出版。独立出书与市场无关,通常是小众文学作品。
在如今这个时代,小众文学作品几乎不可能被正统出版。尽管有了网络等自由传播渠道,但小众文学作家出于某种情结或目的依然会有出书的欲望,那怎么办呢?只能自己印制自己发布咯。
最近杨黎“自己写,自己印,自己卖”的印制发布了他的长篇小说《向毛主席保证》,限量300,每本售价300元。我将其称之为“出书3.0”。
2006年,张羞印制发布的长篇小说《散装麻雀》,售价为购买者年龄(比如你20岁就卖你20,40岁就卖你40),我当时写了篇博客,称其为“出书2.0”。
而八九十年代流行的文学民刊和大多自印个人作品,就是“出书1.0”。
我简单分析了一下,这三种独立出书的形态,做了如下表格:

我计划以“出书4.0”的方式出我的小说书《有一天》 :)

可怕的网络人偶

《上海壹周》的稿,第11篇。

——————————————

《可怕的网络人偶》

以前有句经典的老话: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近几年已经很少有人说到这句话了,因为如今“网上的人”越来越像“人”了。而这些“人”对于网络也越来越重要,“网上的人”的力量越来越强大,难怪去年《时代》周刊将年度人物给了“你”(You)。
现实中,你是一个人,且只能是一个人,而在网上你则可以轻易的拥有N个ID,N个马甲,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变成N个人。既然“网上的人”的力量越来越大,那么“人多”力量自然更大,为了获取力量,一些人就在网上由一个人变成了N个人。
于是现在的问题不再是“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而是“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N个人”。毫无疑问,网上人的数量肯定远远多于现实中坐在电脑前的人,那些多出来的人,我称之为“网络人偶”。他们的存在不是自然的,而是肯定有着某种目的。试想一下,此刻我们的网络世界里有不计其数的网络人偶们正被一些现实的人控制着,一个人可以控制N个网络人偶,就像放牧一样,而我们却难以分辨,我们熟悉的某个网友,可以肯定他不是狗,但他却很可能是一个网络人偶。
网络人偶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网络人形态,他们是真实的网络人,却不是自然的网络人,而很多时候他们又显得很自然。那么他们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他们利用数量产生的力量为控制者的目的服务。举个例子,当某人想要在网上攻击某个事物的时候,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但如果他们控制的大量的网络人偶,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由于我们无法分辨网络人和网络人偶,当成一些人驱使着成千上万的网络人偶去攻击某个事物,必然会引起巨大的反响,更多无法分辨真相的自然网络人也必然会被卷入其中,那力量是多么可怕啊。
介于这种力量的商业价值,网上便有了一些专业的网络人偶的制造和控制机构,当然这些机构通常是比较隐秘的,比如“3000水军”,说的是某论坛营销工作室,号称旗下有3000个论坛灌水人员并有的大量优质的论坛ID,业界素有“养ID”一说,就是把新ID养熟了,以后要炒作的时候可以马上拉出来用。近日传言分众传媒以1000万美元秘密收购了“1024网络打手论坛”,“1024论坛”主要业务就是在各大论坛维护客户的正面形象,和攻击客户竞争对手的产品及形象。因其攻击性,曾被指责为网络打手,并引起法律纠纷。这消息也可能是1024论坛在自我炒作。
无论这些事儿是真是假,网络人偶都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了。因为他们的行为多少让我们感到点网络黑社会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