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很刺激

3504638.jpg
毫无疑问,对很多影迷来说,《变形金刚》是今年夏天最期待的影片,当然我也不例外。20年前的动画片《变形金刚》实在太经典了影响力太大了,记得小时候,我和张建华联合攒钱收藏变形金刚玩具,省吃俭用收藏了数十个,可能现在还有一些躺在老家我的房间的某个抽屉里。
从上个月电影院的大海报出现楼顶开始,我就扳着手指头翘首期待放映的这一天,自然不会放过昨天晚上的零点首映场。零点场的上座率前所未有的高,居然开了三个厅,大厅配音版,两个小点厅是原声版,由于我一直只看最大厅,所以选择了配音版,三百多人的厅,上座率90%。影片开始前的预告片和广告前所未有的多,长达18分钟。
很刺激,真的很刺激,无论是节奏和音效的强烈度还是场面壮观度都是我在电影院所感受过最刺激的。两个多小时,极其强悍的视听冲击几乎一直让人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以至于相当累。
不过,不要指望这部电影本身会激发起多少对我们童年的怀旧情感。事实上,这个时代的大片和那个年代的片子完全是两类东西,怀旧只是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的诱饵,包括之前的《忍者神龟》等和接下来的《百兽王》《蓝精灵》《希曼》等,不得不佩服好莱坞这套搞法,把怀旧做成了电影强大的附加值。

昆汀是怎么混出来的

(旧文,发于《海盗》第一期,2006年)

  20年前,1986年。有一个叫昆汀·塔伦蒂诺的年青人,他和现在的我一样遭受了电影人生的一次严重失败。

  这里说一下我的失败,去年,2005年,我第一次获得了一笔小额制片费,这对我很重要,我信心实足,以为可以拍摄我2004年准备的剧本《大黄蜂:九里达》,我以为我是有经验和能力的,自2001年开始我拍了一些实验短片和为数不少的记录片及商业专题片,我觉得并没有发挥自己的能力就得到不错的效果(有一个我拍摄但被人拿走的片子甚至还获得了一个法国的什么新人奖),所以我怎么也没想到这次会是如此巨大的打击。

  1986年的昆汀的情况估计比我好不了多少,他和他在表演训练班时结识的一些朋友费尽心思拍摄一部叫《我好朋友的生日》的短片,结果和我一样,这部作品最终没能完成。

  不过那次失败的编导经历给了昆汀很多非常重要的东西。其实我想说,我的这次失败让我获得的东西简直太多了太宝贵了。
继续阅读“昆汀是怎么混出来的”